2009年12月25日 星期五

鞍馬山探路行 2009.12.23 - 24


臺灣得天獨厚。除了本地的低、中、高海拔和水域,孕育出獨特的多元的留鳥,還有世界各地來往的候鳥和過境鳥。19世紀英國駐打狗領事,Robert Swinhoe率先研究報導,引起全世界鳥類學界注意。近年來興起一股賞鳥熱潮,吸引國内外的鳥友上山下海,爲的是一睹鳥兒五顔六色的豐采。聽聞國外的賞鳥團來一趟,每人的平均花費都要上5000美元。

隨著數位照相快速發達,各個熱門賞鳥點,更不時湧入大量的攝影人潮。前一陣子野柳過境鳥掀起熱潮,每到假日上百支的大小砲,配備數位相機進駐陣地,好不壯觀。保守估計,平均每一套以20-30萬元計算,就有2000-3000萬元的設備。加上中南部,臺灣的攝影市場規模夠瞧的。

溪頭、杉林溪、阿里山、烏來、福山、武陵農場、合歡山、扇平、太平山、鞍馬山,各處溪流、湖泊和海口,甚至都會公園,都有絕佳賞鳥點。近年來保育觀念興起,鳥族不論種類和數量逐漸穩定,甚至回升。高倍望遠鏡普及,出版精美圖鑑,幫助民衆認識鳥類的動態,促成更多人加入賞鳥的行列。

久聞鞍馬山的盛名,一直都想要跑一趟探路。鞍馬山位於大雪山森林遊樂區。每年山桐子結果時,吸引中高海拔的鳥兒群集。這次有了前輩陳先生帶路,得以順利成行。雖然離山桐子大量成熟期還要兩個月,少數幾棵零散的結果,已經足以吸引山鳥,成群結隊來爭食。由於距離太遠、太高,不能盡入鏡頭,兩天内觀賞到黃腹琉璃、白尾鴝、紅山椒、水鶇、綠畫眉、白耳畫眉、冠羽畫眉、青背山雀、紅頭山雀、茶腹鳾、栗背林鴝,還有習慣在灌木叢攝食的白腹鶇和虎斑鶇,竟然也飛到高大的山桐子樹冠上吃果實。讓我見識到山桐子對鳥兒的誘惑力。

這兩天花了很多的時間,耐心等待帝雉和藍腹鷴,卻撲了個空,槓龜了。從當地人學了些訣竅,留待下回印證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