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6月26日 星期五

濱川集團旅遊 2009.06.20 -21


參加濱川集團2009年度旅遊。主要行程都在西部山區的景點。6月20日由屏東內埔出發,正逢颱風穿過台灣海峽,一路給蓮花追著跑。20-25日山區每日間歇大、小雨。好壞參半:天氣比較涼爽,卻不利於攝影。時常需要拉高ISO,影響品質。中午在石岡,老董的故鄉午餐,順道參觀情人木橋,攝影留念。之後,馬不停蹄,直奔拉拉山。角板山以上的北橫大抵是單線道。山路上和大小車輛會車,遊覽車身龐大,時常需要幾番進進退退,方才勉強擦身而過,實在驚險萬分。途經北橫之星小作休息,再到了上巴陵停車場,換乘計程車到民宿,夜宿拉拉山的俠雲山莊。山莊原來是由一對中和來的夫婦經營的,備覺親切。

隔日清晨早起,巴陵的燈火仍然點綴著寂靜的山谷。聽到不少藪鳥的叫聲,循聲找尋,果然都躲到密蔽的枝葉間。光線不足,就別想拍照了。樹林中還傳出番鵑的叫聲,可惜太遠了。這裡不是賞鳥的好環境,但是山勢雄偉,翠綠的森林和芬多精,可口的高山水蜜桃和蔬菜,都足以吸引廣大的都市貴客趨之若鶩。遠方大霸尖山突出前排的山脈。俠雲的高度和大霸尖相差數百米而已。5點鐘,陽光逐漸趕走黑夜。朝霞粧扮了西方的天空。雲瀑出現了,但不久又被風給吹散了。從開始形成到消失無影蹤,過程總計不過5分鐘而已。花園裡有幾株青楓,部分葉子泛紅。繡球花也盛開了。

民宿自家果園中的水蜜桃尚未成熟,全都罩紙袋,不讓鳥、蟲侵襲。但也因此拍不到令人垂涎欲滴,水蜜桃豐滿的果實。行情5粒盒裝600元,6粒盒裝500元。為何少一粒,卻要多100元?答案是,顆粒大小有差嘛。大的賣相肯定較好。不過,目前還偏硬,喜歡多汁的水蜜桃,可得再等1-2星期。高山高麗菜當令,口感佳。高山作物,口感大多好過平地栽種的蔬果。但是潛在的水土保持問題,土石流的威脅,仍是島國揮不掉的夢魘。

9點鐘進入拉拉山森林遊樂區。這裡有22棵千年以上的檜木,是東南亞最大的檜木巨木群。冒著小雨,邊走邊拍巨木群。後來發現,全團只有我ㄧ個人走完全程1.5小時。不虛此行。

中午在上巴陵停車場斜對面的雲棧吃飯。飯太硬了,應該不是高山現象,昨晚俠雲山莊準備的就恰到好處。老闆娘是南澳碧候來的,嫁給巴陵的同族。雖同為泰雅,據他說,兩地的泰雅方言的確不同,本地受外來語影響較多。高山相隔,又無文字記載,久而久之,分道揚鑣不足為奇。

下午前往大溪的慈湖。我先是顧著拍天鵝逛花園,後又逢傾盆大雨,沒去看兩蔣和全台各地收集來的老蔣銅像。遊覽車轉往苗栗的南庄。天色未晚,零食商店卻因下雨都關門了。去7-11買了一杯咖啡,補充咖啡因。隨意閒逛了南庄的老街,客家公共的洗衫坑、桂花巷、永昌宮,到了老郵局,再步行走下乃木坂。

晚餐在桂花莊,一般的客家風味。夜宿南庄幸福綠光民宿。古樸的設備,戶內外卻有不少的印度教石雕神像,是為特色。

結束第一、二天的行程。

2009年6月16日 星期二

2009上半年的雜記 2009.06.16

因為罹患高血壓,長期吃微量的的阿司匹林,加上肩膀扭傷,吃止痛藥,去年突發十二指腸出血。都是我的家庭醫師開給我的藥。所以他應該很愧疚。

之後,休養生息,一直不敢貿然登大山,上半年登山活動明顯的少了許多。平常到處走走,偶而和三五好友一道去拍照。日子還是過得挺洽意。

823公園花木扶疏、鳥雀蟲鳴,生趣盎然是散步、練習拍照的好地方。


元月10日關渡老街巡禮、12日關渡河口拍水鳥。



和聰煒去大安公園看台北花卉展覽。


三月下半在景美溪和新店溪畔走了幾趟,又初探內溝里,鳥況都不好。四月初獨闖桶後溪,延著公路走下來,直到台電宿舍才看到藍鵲和紫嘯鶇(詳見烏來桶後溪2009.04.03)。在植物園拍黑枕藍鶲、紅冠水雞、黑冠麻鷺。小有收穫。(詳見台北植物園2009.04.07)


從馬來西亞回來後,為了遷移祖墳的大事忙了一陣子,才知道日治時期,台灣的戶政管理有多嚴密詳細。光復後的紀錄中,看到了Loop Hole,馬虎了。現在公家辦事一板一眼,但是遇到有問題的案件,還是會從民眾的立場思考,協助我們找出一條可行之道。合法、合理又有人味兒,見證台灣社會進步了。當今爆料文化,走在法理的邊緣,令人不能苟同的是沒了人味兒。

市政府徵收公墓,要求遷移祖墳,美化市容。前幾年,我們家一部份更早期(百年以上)的祖墳,就在市二殯儀館正對面,二高辛亥路入口引道,已經遷走了。這次是芳蘭山上的公墓。這兒有我的父親、祖母、外祖母、小舅。這次經過火化後,遷移到觀音山的私人靈骨塔。遠了許多,但是觀音山還有我的大舅、二舅。向來也都是我在照顧。今後在一起,省得兩頭跑,反而更方便。

5月初,大安森林公園拍喜鵲和水鳥。


去龜吼學習拍風景。


動物園拍飛禽走獸。




綠世界的珍禽。




去湖本村拍八色鳥,不懂得門道,槓龜了。
再訪三貂嶺古道,在山路上不慎滑了一跤,滾下山坡。還好只有小瘀傷。巧遇紫嘯鶇,遠了些,18-200 mm能力不足。勉強拍低空飛翔的大冠鷲。拍火車進出隧道,可就措措有餘。


去拱北殿家族聚會。


6月2日內溝里傷心五色鳥,前一天夜裡,鳥巢被毀了,雛鳥不見了。傷心的親鳥含著滿嘴的果實,卻找不到雛鳥。今天聽劉福助唱:嘿!嘿!嘿 dio一隻鳥仔號giu giu。真確的描述親鳥的悲傷,再次動容。
更可悲的事件又發生了。相簿中段三張照片,五色鳥停留的枯樹,原來也有五色鳥的巢。雛鳥也都離巢了。6月6日發現,也攔腰給鋸斷了。究竟是甚麼人?存甚麼心?幹的事。陽明山公園拍鳥兒洗澡。


植物園拍藍鶲力抗松鼠來犯。


內溝里的藍鵲飛翔。快門定到1/2000秒,結果比桶後溪拍的更理想。


大溪漁港學拍小燕鷗。挑戰性高。拍高速飛行水鳥,以天空為背景,大致是逆光的。追著鳥對焦,很辛苦。拍到燕鷗和落日對映,很有意思。拍他捕魚,碼頭的腹地狹窄,後退無路,300mm,太長了,燕鷗捕魚的剎那太快了,竟然連連出框了。80-200F2.8可能來的更理想。


回植物園觀察藍鶲,卻發現他棄巢了。猜測上回松鼠來犯,嚇著了。遇到一對鵲鴝。初看還以為是喜鵲的幼鳥。經鳥友指點,確認是鵲鴝。


鳥友通報,竹山有八色鳥。


清晨5點半準時集合從內湖出發。中間因為迷路,耽擱半個小時,到達時已經近9點了。偽帳後已經大小砲並列。先到的鳥友很客氣,盡力安插我們五支小砲。9點57分,八色鳥出現了,全場一片啞寂,瞬時快門連續作響。太美了。有時單放,有時出雙入對。出現好幾波。大家連呼過癮。
順便聊到三星的楊先生要價太高。小DC拍照要千元,大砲要五千。我和他談過,小砲要收我千元,算是優待了。楊先生放著2甲(有的說5甲)果園,保護野鳥,讓他們有個固定的家園繁殖。6年來犧牲很大。成本高昂下,收費5千元,到底貴與不貴,難以定論。我倒是想贊助他。政府也有獎勵他保育八色鳥的貢獻。但是財務上還是很嚴肅的事。鳥友們,純賞鳥的也好,拍鳥的也好,大家5百、1千鼓勵他,讓更多的鳥來台灣不虞生存威脅。期待更多的珍禽會出現。拍鳥也好一陣子了。雖然也看到不少惡行,像是攝影記者隨意破壞鳥巢的掩護,暴露雛鳥給掠奪者,還有盜賣野鳥為業著。但是鳥友普遍都有保護生態的觀念。三五好友結伴走入深山森林,有益健康。等待鳥兒現身需要耐心,真相信學習拍鳥可以結交好友,又可以修心養性。

2009年4月24日 星期五

重返剝皮寮 2009.04.24


重返我的出生地,萬華的剝皮寮。剝皮寮,剝的是原木的樹皮,不是古時生番剝人皮,不可怕。清代,從淡水河上游砍伐森林,放流下來的原木,在此地集中。剝完樹皮後的木材,再從附近的河港出口。

日治時期,都市計劃把剝皮寮劃為學校預定地。光復後,遲遲未徵收,又不讓人改建。很傷腦筋。近年政府的財政收支改善,實現徵收後,卻面臨少子化的趨勢。學校招收的新生逐年遞減,明顯的無擴建校舍的必要。因而有了重建剝皮寮社區的動議。全台各地不乏類似的修復古蹟工程,有的正在進行中,有的已經完成。期待保留文化遺產、促進觀光。

看到重建老家的工程進行中,有的是懷舊,沒有感傷。門牌編號25,門口架著樓梯,那間小樓房,就是我的老家。搬離那兒,轉眼也50幾年了。樓梯和原貌有很大的出入。不知該跟誰協商。工地凌亂,不敢亂闖入,也不宜久留,不知內部改變了多少。簡單的拍了些照片。主要是173巷,和廣州街。

173巷內主要是住宅區,有家雜貨舖和兩家小型的工廠。廣州街主要是店面居多。期待工程完成,邀請大家同遊。

2009年4月23日 星期四

檳城之旅 (二) 2009.04.17


4月14日搭渡輪去蘭卡威(Langkawi,紅鷹)。也是3.5小時。下船後在碼頭旁的公園閒逛,發現了在台灣沒看過的白領翡翠。看他嘴含小魚,往樹枝拍打至死,才吞下去。符合翠鳥的習性。

租了車直奔Cable Car,不巧遇上疏散演習,明天又是維修日。這次來蘭卡威最重要的目的 - 搭Cable Car去走天空步道,就這樣泡湯了。不過認識了當地的華人,Jimmy Luk,介紹我們認識當地的常見鳥類。聽他說,昨日犀鳥出現在Pandai Kok附近的濕地。KFC吃午餐後,繼續找鳥拍。肉垂麥雞、白腹海鵰、池鷺和蜥蜴是下午的主角。翠鳥出現了,但是距離太遠,一逼近,就敏感的飛跑了。6:00回到Pandai Kok,期待的犀鳥也沒出現。Jimmy出現了。晚上邀請Jimmy一道去Kuah,他介紹的海產店吃晚餐。地點在Bellla Vista附近的Food Place。生意興隆,Tiger Prawn是泰國來的。新鮮好吃。推薦。

當晚住宿Pandai Cenang的AB Motel。靠海的100馬幣,隔街的半價。到街上逛了一圈,沒消費。


隔天,想吃麥當勞早餐,在附近找了一個小時,殘念。最後去便利商店打發。景隆騎他的小折環島,我和阿錫開車繼續玩。第一站是Telaga Tujuh,七口井瀑布。這幾天下大雨,水量豐沛,很壯觀。回Cable Car拍的家燕,也是漂亮的寶藍色羽毛。還有蟒蛇、獼猴。傳統工藝館有吹玻璃、和蠟染的實作表演。標價都很高。路上還隨意進入馬來人小村落,參觀傳統的高腳屋。典型的馬來村落很乾淨。毫不凌亂,印象非常好。

午餐繼續找麥當勞。依照路邊的M指標,窮追不捨。開了10幾公里回Kuah的大街,還是沒找到。問了幾次路人,聽說在Jetty前1公里。千辛萬苦才找到。原來Jetty就是渡輪碼頭。

晚上回檳城,在印度人開的餐館吃Nasi Kandar。煉乳澆在薄餅上甜了些,但都有特色,也不錯吃。師傅的表演也很好看。來檳城必要嘗試。


16日翠杏陪我們繼續在檳城遛踏。在植物園巧遇一群潑猴過街,多看他一眼,還對我們咆哮。園裏少不了八哥,還有白胸翡翠。之後參觀不同的印度廟,在極樂寺拍到黑胸蜂虎。再次拜訪金碧輝煌的泰佛寺。裏頭供奉幾座得道高僧的肉體金身。喬治城沿海大道有殖民地時代遺留下來的豪門大院。市區有幾處住宅區也維持殖民地時代的外貌。不得改建,經過整修後,成了檳城的傳統遺產。

晚上在欽銘家聚會。見識到女主人的非凡手藝。難怪欽銘挑嘴,還需要小心翼翼的控制體重。飯後,在他家拍喬治城方向的夜景。意猶未盡,到Nagore Place繼續拍。

17日早上過檳威大橋,參觀濱川工廠。回程搭渡輪。

2009年4月18日 星期六

檳城之旅 (一) 2009.04.12



4月12日,飛行3個半鐘頭,中午抵達Penang。這是第二次來到檳城。可上一次已經是近30年前的往事了。

出了機場大廳,翠杏和小孩來接機,直奔他家。陽光灑滿大地,沿路南國風光。翠杏住的House在Tanjung Bungah的海濱。緊鄰旅遊重點Batu Ferringhi。社區離開大路有一段距離,剛好避開馬路上的風沙和噪雜的車輛聲音。區內大樹林立,鳥鳴聲不絕,配合著規律的海浪聲,住家就像渡假勝地的別墅。這裡烏鴉、多種類的八哥是最大的族群,偶而還出現黃鸝、翠鳥藏身高大的樹冠內,很難入鏡。

欽銘的家在Tanjung Tokong。大樓的視野一流。可以看到Gurney Drive一帶的車流如水。後來拍攝夜景,效果非常棒。欽銘先帶我們去拍檳威大橋。適逢週末,海濱有很多馬來人家庭活動,有的放風箏,有的聚會閒聊,小孩活潑的奔跑,當然也不少情侶談情說愛。路邊一排小販,賣的冷飲、Laksa,我們都謹守防線,不敢輕易嘗試。中式的晚餐豐盛可口,不輸台灣的餐館。飯後去逛Komtar。一般貨品的價格互有高低。相機、鏡頭的價格略貴於台灣的公司貨。背包就貴多了。Lowepro Mini Trekker,標價785馬幣,台北只要4300元。出了百貨公司,竟然下起雷雨。開著車隨處跑跑,結束第一天。

第二天,都7點鐘了,天色還未全開,一隻鳥停在椰樹上。由於背光,看不出甚麼鳥。拍了就對啦。後來照片經過加光後,原來是黃鸝。又拍了烏鴉和八哥,光線和視角條件不佳,效果也不甚如意。

翠杏開車帶我們上珍珠山大伯公廟。倒V字型漆紅的樹枝代表大伯公,還有四幅綠色星月令旗代表的拿督公,和觀音、哪吒。伊斯蘭和佛、道並排供奉,真奇特的信仰習慣。幾十個香環掛在樑上,一一都有信徒署名,代表他們的虔誠奉獻。下山的路上巧遇Dusky Leaf Monkey(黑葉猴)。眼眶是白色的,好像帶了眼鏡,又名Spectacled Leaf Monkey,超可愛。

Batu Ferringhi的海灘蓋了一座海上清真寺。異教徒不得進入。我們在外頭拍照留念。海灘上到處都是彈塗魚、螃蟹,卻沒看到水鳥,真是奇異的現象。天上有栗鳶盤旋,難得飛的近,又近中午,艷陽高照,光線充足下,18-200旅遊鏡就夠用了。

中午,翠慧夫婦請我們到檳城有名的王昭君酸辣魚頭米粉,幾道菜有魚片,都很可口。還有第一次嚐試Barley水。Barley像我們的薏仁,就小粒點。

午飯後,我們依照計畫,從Fort Cornwallis開始玩。這一帶烏鴉和八哥很多。時值中午,黝黑的羽毛都閃出深邃的寶藍色。只要你有耐性,又願意頂著三個大太陽(比南台灣的兩個太陽還熱,戴了頭巾,頭頂還脫皮),馬來西亞極為適合拍鳥照,尤其是深暗色的羽毛,更顯出優越性。往後幾天,靠著18-200拍的鳥照,雖然不及格。原因大多出於距離太遠,成像太小,並非光線不足。我會建議帶超望遠,光圈卻不一定要大。例如Sigma 150-500 mm,遠端F6.3。 繼續逛喬治城的小印度社區。去了觀音廟(廟埕的大柱香印象深刻)、印度廟、清真寺、潮州會館(拍到黃腹花蜜鳥)、緬佛寺、泰佛寺。今天適逢撥水節,撥水部隊站在門口侍候,進出的信徒免不了成了落湯雞。我和阿錫躲得遠遠的,不敢造次。

晚上見識到翠杏的家常菜手藝,非常可口。擔心吃太豐富,失控了。

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

台北植物園 2009.04.07


本週的天氣預報,從星期天開始都是 [陰時多雲偶陣雨]。星期天還說是80%下雨機率。實際上,一滴雨也沒落下,而昨天,毛毛雨還不到2小時就停了。好像被愚弄了。

今早,天色陰沉沉的。吃了簡單的早餐急忙上路。在建國中學門口停好車,跨過馬路進入植物園。迎面就是蓮花池。還不是花季,只看到大片的葉子,或是躺在水面,或是高出水面約50公分。忽然發現有水鳥在水面上活動。數了有3隻紅冠水雞。邊覓食邊玩水,很活潑。池旁的樹上停了數隻五色鳥,熱烈的唱著求偶曲。

隨後轉到布政使司衙門前。聽到奇特的鳥叫聲,循聲看過去,好像是黑枕藍鶲。杯狀的鳥巢開口朝天,掛在細細的枝椏。看來尚未完成。光線被遮蔽了,顯得太陰暗了。拍不出好影像,放棄。旁邊的水溝,突然來了一隻白腹鶇,頭被樹葉遮了,草草的拍了。繼續往前走到涼亭附近,一群鳥友架著小砲,朝向涼亭邊樹林。啊,另一座未完成的鳥巢。一對藍鶲忙進忙出的,叼著樹枝或草桿在造鳥巢。光線還是不足,可鳥友們猛按快門。我也加入行列。第一次拍藍鶲,頗為興奮。後來接近中午,回到前一座鳥巢,那邊的光線好像來的更好,對照成果,確實也較好。還看到一隻鵲鴝。遠遠的拍下來,就是個印象而已。倒是兩隻麻鷺,完全不怕生,用300mm近拍,看來像雞那麼大。

今天使用300mm,不用加倍鏡,ISO大多是320或400。加上正成的雲臺和Feisol的腳架,雖然天候不佳,卻很滿意這個組合的效果。

2009年4月3日 星期五

烏來 桶後溪 2009.04.03


7點鐘出發,到達桶後溪中段,已經8點多了。雖然聽到很多鳥叫聲,卻不見蹤跡。往回走,停了好幾處,都一樣。直到資源回收場,才看到紅嘴黑鵯和白頭翁的蹤跡。試著拍了幾張,都不理想。後來大冠鷲也出現了,一來又高又遠,二來背光嚴重,放棄了。沿著小徑,走下去,也到不了河邊。遠遠的,也看不到任何水鳥出現。

再往回走,走走停停,退回到台電宿舍。停好車,想要在附近的產業道路散步。突然有藍鵲一閃而過。重燃一線希望。雖然藍鵲已經飛跑了,還是乖乖的提起將近10公斤的裝備,邁步往山上走。鳳凰木上有綠繡眼和黑鵯,但是老問題,太遠又背光。聽聞五色鳥、樹鵲、還有不熟悉的鳥叫聲,就是不見個影子。鳥兒躲得太好了。重裝上山又下山,汗流浹背,難道今天就這樣摃龜了嗎?

就要收拾裝備時,紫嘯鶇出現了。但是和我對看一眼,就一閃跳進廠長宿舍。連忙跨過山溝,躲在矮牆後,探頭看他在院子裡覓食。連拍了幾幅,直到他飛走。啊!啊!藍鵲又出現了。一群總共有五、六隻。一會兒在樹上,一會兒在草地。盡興的拍了半個小時。

分享的照片,300mm+2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