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6月20日 星期日

艋舺巡禮 2010.06.19

阿錫突發奇想,要去逛剝皮寮。搭地鐵,出龍山寺車站,直奔元祖胡椒餅。等了20分鐘後,咬著熱騰騰的餅,濃郁香氣,這才是我故鄉的味道。

龍山寺的香火依然鼎盛。本地人夾雜著觀光客,熱鬧卻也不失莊嚴。台灣的寺廟普遍都供奉儒釋道諸神。看到和尚在媽祖、關帝神堂念經,見怪也不怪。

青草店門口倒掛著一排的蘆薈,非常搶眼。

地藏王廟裡還有七爺、八爺。出巡時,有人進入神像,抬著他遊街。小時候偶而進來看他們,昏暗的燈光下,總覺得恐怖。現在室內燈光明亮,神像外面多了玻璃櫃,衣服也更新了。

剝皮寮經過整理,外觀大致符合他最近拆遷前的風貌。但是作為古蹟,理應推到更遠的年代。可以找地方耆老,讓他們回憶60、70年前,甚至更古老年代的景觀。

展示區有許多古老的生活用品、道具,勾起老人共同的回憶。本來想回老家,進去室內拍些照片。遺憾的是我家變成機房,大門深鎖。

中午在周記肉粥品嚐家鄉味。的確是不變的老味道。但是以小吃的價格來說,倒是貴了些。衛生和管理卻是類似路邊攤。旁邊的進傳和阿秀切仔麵,聽說也是挺高貴的。大概是以觀光客作為主要對象。

老松國小是我的母校。童年到小學畢業,是我的讀書和遊樂場所。校內建築大致維持原來的平面佈置。增建了部分的校舍,改建後更加宏偉的禮堂。運動場也新鋪了跑道和草皮。避免了以往風飛沙的困擾。孔子銅像依然健在。換了不鏽鋼大門,還貼著校徽。

穿過小巷道,來到貴陽街的艋舺教會。他是本地最古老的教堂。經過改建後面目已非。真可惜。突顯市政府不夠重視古蹟。理當限制他們改建。

附近的祖師廟供奉清水祖師,理應屬於道教,卻看見和尚主持集體念經。廟內的雕樑畫棟也都有數百年的歷史。香火顯然不及龍山寺。管理亦然。

附近有家具街,但是盛況已經不再。近年來在郊區發展出來的大賣場,具有大坪數展示的優勢,搶走他們的風采。

順著長沙街走,到中華路口,就是西本願寺的廢墟。戰後出了個中華理教總會占據廟產,又不善管理,任由難民強行霸佔廟埕,蓋滿了違章建築。兩次大火燒掉了違章建築,也燒掉了古蹟。

這裡已經是西門町範圍內。在1970年代以前,這一帶商業鼎盛,是台北市最繁榮的地區。原來販賣生鮮食材的西門市場已經拆除殆盡,原址改建成一般的商場。留下八角樓 (俗成紅樓) 成了過去建築的象徵。

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

中山 + 海興步道 2010.05.23


台2線濱海公路,湖海路段2.5K處,馬路的一邊是浩瀚的太平洋,另一邊是海拔250米的高地。路旁護土牆上釘著兩張不明顯的入口指標:中山峽谷,漁民古道。三根圓木搭成簡陋的木橋,供山友跨過路邊的溝渠,直接進入漁民古道。

羊腸古道,遠看完全被雜草掩沒,走近了,卻有明顯的路徑。沿路還有藍天隊扎路條,一路引導到山頂的產業道路。沒有石階,也沒有木棧板,完全自然原始風貌,有特色。20分鐘直線攀爬,流汗了,卻不太夠勁。和產業道路交接處,有老兵豎立國旗桿,作為地標。再集結人馬後,沿產業道路緩慢走上坡到達大武崙山。

清代在此設砲台,防守基隆港西側。中法戰爭,法軍在台灣戰場吃了唯一的敗戰,聽說基隆港幾處砲台發揮極大的作用。這座砲台當時不幸毀於法軍的砲火,現在遺址的營區是日本人重建的,清代的原貌並無文獻記載。基隆港東側的槓子寮砲台也是日本人建的。兩處砲台形成犄角,防守基隆港。基隆已知的五座古砲台遺跡,經過一番整理,成為本地重要的觀光景點。我們也在此留下團體照。

砲台公園有石階梯步道通往情人湖,再接上海興步道,一路走下山,回到湖海路。

擔心下大雨,午餐決定到瑞友山莊。做飯時,果然下起傾盆大雨。持續將近三個鐘頭,什麼地方也去不得了。聊天話舊,直到雨停了,各自打道回府。

2010年5月21日 星期五

游泳 2010.05.21

台灣的地理環境很特殊。從我家到最近的山區直線距離不過3公里,到河邊不要2公里,到大海21公里。享受半天或一天行程的樂山、樂水都很方便。退休後,和一群仁者同好樂山,卻少有智者的樂水活動。夏日艷陽天,亞熱帶的紫外線分外強烈。頂著大太陽,健行、登山,換得比較健康的指數和黝黑的皮膚。雖然辛苦,還是值得。可是每當走得特別辛苦的時候,都會想要泡到水裡消暑,換個智者活動。

去年底,在90歲高齡的媽媽慫恿下,買了些健康中心的游泳券。他是買年票的,全年無休。我卻因為不耐冬天的酷寒,一曝十寒。手上那疊游泳券還是沒什麼消化。最近天氣穩定,去除了我怕冷的心理毛病。連續游了五天下來,不說有益健康,光瞧著媽媽每天快樂的笑容,就對了。

小型游泳池,水道只有25米長,10個來回500米。依我目前的能耐,蛙泳不趕速度,中途不停留的話,大概要25分鐘。學了幾十年的游泳,就只蛙泳有信心。捷泳(俗稱自由式),仍然還是半調子。這幾天,強迫自己搭著游,老是覺得換氣不順。游了25米,就想停下來,順順呼吸。以前學蛙泳,也曾經過那麼一段過程。熟了、順了就好。

健康中心還有SPA、Sauna,各種設備相當完善。老人家特別喜歡利用。筋骨一有疼痛,一股強烈的水流衝擊患部,竟然都能改善。有位90幾歲的白老太太,原來摔傷腿和腰,經過SPA理療,竟然都好了。看他天天報到,行動自由,還能游泳。老年生活過得如此自在,真幸福。抱著好玩的心理,讓強水流沖身體各處關鍵穴道,連腳底都可做,希望看得到成效。

游泳券還有一疊,年底以前要消化掉,還得加把勁。

2010年5月16日 星期日

小賴千金出閣 2010.05.16


賴以芬小姐今日出閣。冠蓋雲集、親友熱烈慶賀。 小賴初嫁女,顯得很不捨。

林沛樂同學,提議重溫畢業旅行的行程,來紀念畢業40周年。 徵詢在座同學的意願,目前大部分尚未完全退休,恐怕參加人數不足。

有意參加同學自組4-5天,小型環島行程者,歡迎報名。 我來安排交通食宿。

另外,再等3-5年,退休者較多時,再安排重溫畢業旅行。
大家保重。

2010年5月12日 星期三

坪林鷺科 2010.05.12


坪林好山好水,吸引大量鷺科來此繁延下一代。繼小白鷺之後,牛背鷺正值孵蛋期,聽說下一波還有中、大型白鷺繁殖秀。這可是年度大事。有鳥友從求偶、交配、孵蛋、育雛、------- 一路跟拍,饒有樂趣。

2010年5月4日 星期二

環頸雉 2010.05.04


去年在近郊鄉間偶遇環頸雉,近距離拍了幾張(相簿的第一張),之後就沒得遇上。

今天早上4點鐘出發,到達花蓮的東華大學,已經過了8點鐘。 在校區繞了一圈,看到至少四對環頸雉。可能還有更多藏身廣大的校區。 可是都很怕生。一接近就藏入草堆,要嘛乾脆就溜進樹林或者飛走了。 有隻母鳥飛到樹冠,停在那兒。車拍下來的。

還有花東特有的黑頭鶲,不同於台灣其他地區的白頭鶲。

2010年5月1日 星期六

清天宮二子坪 2010.05.01


在劍潭站巧遇洞蕭達人。當場表演了幾首古曲,很感動。請大家欣賞一段錄影。

配合隊長的行程,安排清天宮到二子坪的上坡步道,適度活動筋骨。

在北投站搭了小6公車,直達清天宮。從清天宮啟程,出發沒多遠,就有幾戶農家擺攤,販賣自家種的新鮮蔬菜。農家特別指出仙人掌開花了。還是第一次親眼看見這麼大的仙人掌黃花。

第一段1.3K,階梯直上,比較辛苦。隨後的3K多都是緩坡,走來輕鬆愉快。尤其沿路都有遮蔭,艷陽天下有這麼一條步道,台北人真幸福。

路上還有一小群竹雞打算穿越步道。趁著他們徘徊路邊的灌木叢時,急忙出手。飛跑而過的,就免了。不要為難我的隨身小相機了。

二子坪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,有天然樹林還有水源,很適合野生動物的生存。前陣子有大陸畫眉出現,今天沒看到。只有本地常見的台灣藍鵲、紅嘴黑鵯、白頭鶲。尤其是藍鵲正值育雛期,忙進忙出的,很熱鬧。

2010年4月29日 星期四

白頭鶲雛鳥 2010.04.29


院子裡白頭鶲築巢。非常隱密。
時常看見親鳥徘徊附近守望,一直不想打擾他們。
雛鳥今朝出巢。幫他記錄很可愛的醜樣貌。

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

綠胸八色鶇 2010.04.28


綠胸八色鶇,主要的棲息地遍及南亞、東南亞、雲南、寧夏各地。在台灣卻是罕見的迷鳥。

清晨3:15,依約接了澤華兄,到達台南七股已經7點了。

棲息地屬於海邊荒野,木麻黃防風林內,一窪水澤都是孒孓,蚊子頻頻攻擊人,雖然擦了防蚊液,還得忙著驅趕,片刻不得閒。

綠胸八色鶇不如耳聞那麼活躍。遲遲不肯賞臉,等到10點出頭才探頭。看他從地裡拖拉出一條長蚯蚓,躲在雜木叢中,折騰數分鐘吞下肚。隨即又逮到另一條,又是囫圇吞下。大伙兒透過雜木林的間隙,看著他大快朵頤,卻無從下手拍攝,也只能乾瞪眼。吞下兩條蚯蚓後,隨即消失了。

再出現時,已經是下午1點鐘了。也是一愰就走,非常怕生。之後到五點鐘離開前,還再兩度短暫現身。成績可想而知,不理想。

還好有伯勞、紅尾鶲、蜥蜴作伴,給點意外的娛樂。

2010年4月25日 星期日

翠湖 2010.04.25


從內溝裡到翠湖有三條路徑。分別從康樂街261巷、267巷和275巷翻過內溝山到翠湖。早上從275巷進出一趟。下午從261巷進,267巷出。三條路徑就這麼走透透了。

261巷靠近內溝生態展示館,巷口還有小廟,前庭可停3部車,路徑比較陡直,遮蔭多,前幾天下雨,路面濕滑,下坡比較危險。267巷鄰近北天宫,也有幾個停車位。沿途階梯多,階段高度稍嫌高了,上下階梯步伐不順暢。275巷口也有小廟,巷內有土雞城,巷道很寬,兩旁路邊停車更方便。這條路況最好。

翠湖四面山坡開滿桐花。落華掉落山溝,浮在水面,特別好看。湖邊長有燈心草。近來較稀奇。有興趣者可循路線探究。習慣運動、流汗,接近大自然有益健康。

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

侯硐 2010.04.11


台灣是鍾萼木生長的最南前線。每到春天花開,白色的花朵裝扮瑞芳侯硐附近的山頭。今年花開極為不順,只看見零星開花,稀疏點綴大片的樹林。好生失望。

耳聞侯硐礦業博物館,順道過去瞧瞧。建物已經略具規模,但是還未開放參觀。

第一次用DSLR錄影行進中的電車,HD的效果不錯。可是檔案太大了,不易分享給好友。

意外的拜訪許淑媛的婆家。借用院子午餐。 隔鄰的百合花開的很美。也是意外的收穫。

回頭去潮境公園,大部分的工程已經完工。比一年前,熱鬧多了。

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

藍歌鴝 2010.04.10


藍歌鴝也是稀有的過境鳥。

三、四月間,所有的過境鳥,陸續集結在北海岸,野柳岬尤其量多、種類多。 穿梭在樹林間覓食。兩三天內蓄足能量後,一股作氣往北飛回繁殖地。

要再看見他們美麗的身影,就要等到十月底以後囉。

2010年4月9日 星期五

黑喉鴝 2010.04.09


意外拍到不常見的一對黑喉鴝。繁殖期的雄鳥,頭、後頸及背部,羽毛漆黑亮麗;胸部則是棕黃色。雌鳥全身大致褐色,帶黑色斑點。

附帶一隻藍磯鶇。

2010年4月1日 星期四

三訪大雪山 2010.04.01


再度拜訪大雪山,這次中心目標還是帝雉。聽說其他的鳥況也不錯。

第一天中午1點多,23K藍腹鷴出現。正值繁殖期,公的多了冠羽,很威風。母雞和亞成都未出現。趕路到47K,卻出現空前的大霧。能見度1米,即使帝雉出現,也拍不到。轉到山坳,近距離拍白眉林鴝。經過後製,勉強挑了幾張。

隔天一早6點鐘,再赴47K守候,這段時間,有星鴉、金翼白眉、栗背林鴝、煤山雀陸續出現。但是主要目標卻毫無動靜。8點鐘,大部分的鳥友決定先回去吃早餐,只留下我和林務局的義工繼續等候。然後一對酒紅朱雀出來晃了一下,又飛走。8點45分,義工也認為帝雉不會出現了,引擎發動上路了。這時帝雉突然出現了。他趕緊倒退停車,再架相機。鳥友都去吃飯了,讓我占了相當好的地利。500mm都變得太長了。可也不敢移動位置,整整拍了11分鐘,過癮。

中午前,再去拍煤山雀和森杜鵑 (這是台灣特有的高山杜鵑)。然後回頭補拍白眉林鴝。正午的陽光造成高反差,成績並不理想。再回47K等帝雉。下午5:30再出現。試用我的7D拍HD短片。

2010年3月30日 星期二

植物園的稀客 2010.03.30


黃眉姬鶲繁殖於庫頁島、日本和中國東北;在菲律賓、婆羅洲過冬。
零星出現台灣各地。算是稀客。

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

高雄港 2010.03.29


感謝金浩兄臨時充當導遊,蜻蜓點水式的,拜訪了高雄港各處景點。都是膾炙人口,亮麗的夜拍景點。今天的時間不對,將就啦!

短短的1個半小時,逛了夢時代部分樓層,到頂樓欣賞遊客玩彈跳;在新光碼頭遠眺85大樓;愛河之心和兩岸綿延不絕的美景;漁人碼頭的Pub;香蕉碼頭的懷舊擺設。高雄港來往的船隻,不如以前忙碌,卻凸顯海港應有的悠閒美景。最近在痞子英雄影集的推動下,吸引更多的觀光人潮來高雄。

高雄改制成院轄市後,不斷的進步,令人讚嘆。空氣要能改善,我就搬家過去。

2010年3月27日 星期六

瑞友 + 南子吝 2010.03.27


再次拜訪瑞友山莊,沿途拍了花花草草。17-40表現超乎預期,沒有腳架,又無防手振加持,還能把蝴蝶和花草拍的又大又銳利。

午餐就在山莊,貓兒朵和預先準備的涼菜,非常豐盛。今天光線條件好,瑞濱海岸風光明媚。

下午前往南雅海岸欣賞奇石。信步海岸社區。居民也種植花草美化環境。隨後登上南子吝山。越過南子吝就是恐怖的十幾重山。一口氣要攀爬越過十幾重山,領隊今天就饒了我們B隊老弱殘兵。

2010年3月20日 星期六

暖暖運動公園 2010.03.20


基隆的暖暖運動公園沒什麼名氣。占地遼闊,球場、跑道設備完善,環境乾淨,好過一般都會公園。

台北過去,不到一個鐘頭的車程,就能享受陽光和新鮮的空氣。避開都會公園常見的垃圾、寵物便便。走過吊橋,有苗圃、生態水池。關在小籠子裡的孔雀,不自由,也不可能開屏。目的為何?

午餐在陳家莊園煮大鍋菜、水煮雞。之後走訪暖東的早起會、童子軍露營區。

2010年3月7日 星期日

深澳支線 2010.03.07


大陸冷氣團南下,昨天最高氣溫29C,今天陡降,只剩14C,這波還要降到7C。今晨出門時,陰天、無雨,但已經感受到冷鋒壓境。

區間車一出南港站,車窗外開始飄著細雨, 沿著基隆河岸,經過八堵,一路到瑞芳,雨勢漸大。東北角的雨天日數,依然是全台居冠。(我家附近,今天居然滴雨未下。)

出瑞芳車站,從瑞芳街平交道缺口跨進深澳支線。過去是運煤到深澳發電廠的專用支線。因為發電廠除役改建,2007年停駛。最近,為了增加海洋科技博物館的周邊配套,有了重生的機會。新型的枕木、碎石配級,整條支線煥然一新。

小叉道通往八斗子的調和市場,採買食材後繼續上路。前一段都在山裡繞,出了一號隧道後,鐵路和北部濱海公路平行前進。一邊是陡峭的山壁,另一邊是浩瀚的太平洋,確實是非常獨特的山海景觀。未來的觀光火車乘客肯定印象深刻。今天波濤洶湧,一波一波直撲岩岸。掀起的浪頭大概有五層樓高。

沿著濱海公路有零星的海鮮餐廳、咖啡店。非假日,又下雨,都沒開店。或許時間還早吧。有一間稍具規模的餐廳外牆,還掛著"頂"字。經營困難,打算頂讓。就是一個蕭條景象。離發電廠不遠,建基新村大馬路邊有一店家,人去樓空。景氣不佳,也衝擊到海岸聚落。

在62號快速道路起點轉入瑞濱。更早期,鐵路一直延伸到濂洞,興建北濱公路後不久,停駛了。後來軌道都不見了。經過熟悉的海鮮小吃店、國小和派出所。北36線1k旁的小徑,接著陡坡,有石階直達瑞友山莊。山莊是瑞芳和基隆的山友共同搭蓋的。但是讓山友自由出入使用。雖無電氣化,室內自然採光,毫無不便。其他設備也相當齊全。托山友的無私奉獻,裡外的環境都很乾淨,讓我們這些不速之客深深感動。室外還可以欣賞瑞濱海港和大海。吸一大口新鮮的空氣,把所有的煩惱呼向大海,心胸隨之擴大了。



2010年2月9日 星期二

社區的小花園 2010.02.09


社區有幾個分散的小花圃。除了草本的一串紅、非洲堇、麒麟花等,還種植開了黃色花朵的朱槿、杜鵑、九重葛、檸檬、柑桔、木瓜。

平日有義工照顧,顯得欣欣向榮。還養了一隻可愛的鶴昂首看守。採花賊可得小心了。

2010年2月5日 星期五

山櫻盛開 2010.02.05




823紀念公園的山櫻花盛開。
看見賞花人拍照,一時興起,提起相機和腳架加入。
不料拍了不到半個鐘頭,天空飄起小雨。
急忙收工。改天再來。

02.06 後記:小雨過後,繼續昨日未完成的任務。
這裡的山櫻不夠多,也不集中成林。但是數小也未必不美,一株一株仔細的欣賞,也挺有趣。雨後的櫻花,花瓣上鑲著珍珠,珠光映著粉紅花瓣,真美麗。

山野中盛開的花朵,大多會吸引野鳥來取食。今日就有成群的綠繡眼和白頭鶲來拜訪山櫻花。每次短暫的逗留,不停的跳動,穿梭在稀疏的枝葉中,煞是有趣。

公園裡的洋紫荊、辛夷也開花了。辛夷是近年引進的品種。去年聽聞開花,拍照卻慢了一步。兩人高的樹木,布滿了筆直向上的花苞,未開花時,就像一座大燭台。吸引來不少好奇的賞花客。

2010年2月2日 星期二

午後的大安生態池 2010.01.29


午後的生態池,蒼鷺、夜鷺、小白鷺大展身手。
小白鷺抓到一條吳郭魚。實在太大了,吞不下,最後不得不放棄。替他婉惜。

此時光線還是很強,白色的羽毛和環境反差太大了,造成主體過曝。
拍得的小白鷺,只是一團蒼白。
大幅度減光後,才能顯現出羽毛應有的紋理層次。

紅冠水雞不停的晃頭游動,必須提高快門速度,才能夠凍結畫面。

2010年1月29日 星期五

八仙山 2010.01.28


清晨3點半啟程,6點半到達八仙山森林遊樂區。

最近櫻花盛開,引來大群的野鳥來爭食花蜜和花蕊。除了在中高海拔較常見的冠羽畫眉、白耳畫眉、青背山雀、黃腹琉璃,稀有的黃山雀、綠畫眉、赤腹山雀也頻頻出現。

近20支長砲守在車道等候鳥兒出現。這次主要目標是黃山雀。不負眾望,7:00到8:00,成群出現3次。頗有收穫。之後,3個鐘頭不再露面。此時陽光轉強,不討喜。決定去拍櫻花、桃花和李花,當作餘興。陳先生指導下,學了構圖。

中午就在服務中心,吃每人份150元的客飯。經濟實惠。

餐廳邊的造景,有一座湧泉。中午山鳥常來洗澡、喝水。綠畫眉也來了。雖然沒拍到洗澡的畫面,靜態也不錯。

2010年1月28日 星期四

烏來 2010.01.27


半個月跑了三趟烏來。終於拍到朱鸝。然而都是躲到樹蔭下,取景顯得雜亂。
烏來的山鳥品種豐富,順手帶回灰喉山椒、綠畫眉、小啄木。就缺了鵂鶹。

瀑布是烏來重要的觀光賣點。初中時代,宋老師帶我們來郊遊,有黑白照片留念。 轉眼也已經過了46個年頭。不用猜,最左邊那個站無站相的小子就是我啦!

2010年1月24日 星期日

鞍馬山二度朝聖 2010.01.21



1/21清晨3:00啟程,搭著陳先生的便車,前往鞍馬山二度朝聖。 摸黑上山,還不到6:00就抵達23K。我們是第一批。 那時山上還是一片漆黑。 氣溫涼爽,穿著一件薄外套,還挺得住。

這次的主要目標是藍腹鷴家族。 藍腹鷴是我們台灣人票選出來的國寶鳥。 上個月聖誕節前夕,在同個地點,前後守了6-7個鐘頭,徒勞無功。 這次趕了大清早,期待好成績。

天色漸亮,大家架好相機,耐心等候。 雄鳥在清晨7:07華麗登場。雌鳥隨後在7:25現身。 初次親眼看見國寶鳥,既興奮又感動。 大地一時鴉雀無聲,人人屏住氣息,全神貫注。

之後,只聞快門啪啪響。 26分鐘內破紀錄,拍爆了8G的記憶卡。 7:33雄、雌鳥先後越過馬路,直奔山上。

興奮之餘,還期待亞成現身,那就太圓滿了。 邊清理記憶卡,砍掉明顯有對焦問題的照片,騰出空間, 繼續守了2個鐘頭,卻不見蹤影。 賭他短時間內不會出現。 轉往有名的23.5K。

今年山桐子生長欠佳,和天候變化脫不了關係。 23.5K附近的幾棵,結果都在高高的樹梢上。 造成拍攝距離遙遠,仰角幾乎達到60度,勉強拍了虎斑鶇、白頭鶇、黃腹琉璃,加上近在咫尺的鉛色水鶇。 大家的成績都不如往年。我是新手,初征不利,只能期待明年再來。

午餐後,回23K。繼續恭候亞成鳥的大駕。 白尾鴝、白耳畫眉、栗背林鴝、藍尾鴝,先後適時出現,算是餘興節目。 中午12:57亞成鳥終於出現了,逗留了8分鐘。又拍了4G的記憶卡。 今日的主要目標百分百達成。

2010年1月11日 星期一

錐麓古道全程 2010.1.10


錐麓古道,鬼斧神工。去年夏天走了其中一段,欣賞大斷崖,頗為感動。 最近開放全程通行,隊長大力鼓勵下,30幾人昨日成行。這次還有一幫年輕人加入,寒冬中增加了青春、熱鬧的氣氛。

從慈母橋出發,前一段就是一公里的陡升坡。多段碎石路面,靠著攀繩穩住腳步。 雖然古道持續維修,安全也無虞,比燕子口進出那一段,難走幾分。 總長又多加了四公里,相當挑戰。 還好一路晴空,風光壯麗,留下美好的回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