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月14日 星期一

東勢坑賞櫻 2008.01.13


一行人從大浦路的瑞慶橋跨過基隆河後,時間已經過了九點鐘。右拐沿著基隆河左岸下行,走到基隆暖暖區境內的碇內。沿岸的社區都是新蓋的公寓大樓,就像木柵景美溪右岸的景觀。這邊的生態更活潑,除了河裏的魚蝦,我們看見大群的白鷺鷥棲息地。領隊還介紹一對紅面番鴨,聽說是野放很久了。顯然台灣文明進步了,要是以前,早就被抓走,做成薑母鴨吃下肚子進補了。雨勢太大了,能見度低,猶豫該不該拍照。就錯過了。

穿過小巷兩邊林立的大樓到了大馬路的源遠路。這就是台2丁線基隆段,瑞芳四腳亭這段叫粗坑口路。(台灣的路名就是複雜。像永和有永和路中和路,中和也有永和路中和路。但是此永和路卻不通彼永和路。)

接著走進碇內街194巷。 這段已經全都是上坡路。右邊有一片綠地就是碇內公園。左邊有一媽祖廟。我們繼續往上走,看到山坡路邊上的新大樓已經蓋好10幾層了。緊鄰的,還有新工地,也已經打好地基。

走到普願寺山門口,有一休息處。桌椅破舊了,但是還算乾淨。稍作休息喝水。拍了些照片,但是天候條件差,沒時間仔細調整,效果也好不了。

順著東勢坑產業道路繼續前進,遇到相識的山友打招呼,了解他們越嶺過來,已經要下山了。他們都穿摩托車騎士用的雨衣。要比輕便雨衣來得重。穿雨衣登山,出汗排不出去,很悶的。今天山上很冷,可能還好吧。還看見一位女山友,倒著走下山,真有本事。他說能保護膝蓋關節。要研究研究。

霧氣越來越重,咫尺的龍門山只看得見輪廓。隨即轉入瑞芳粗坑口登山步道。我們在粗坑口觀景平台休息喝水。想遠眺去年七月爬過的五分山。可霧氣太濃了,卻是什麼景也看不到。只能夠就著地圖,稍微了解相關位置。前行到陳氏家園,開始看見稀稀疏疏的花開了。有杜鵑,桃花,山櫻,還有不知名的花。雨勢大,一手撐傘,單手拍照,目標偏高處,實在沒能耐拍微距。這個陳氏家園,可能是大家族。子孫保留先人遺留下來的產業,一方面自用,也開放外人進來休閒。好樣的。

在這裡,我們指派兩名司機,走瑞芳粗坑口步道先行下山。其餘繼續往前推進。沒多遠就看到盛開的山櫻花,桃花。不過株數還是很少。沒那個氣勢。看見福安宮了。這是土地公廟。規模蠻大的。台灣的生意人相當敬拜土地公。進了山門,右側就有一段石階,領隊說他可以通往五分山。沒再進入宮內。 卻被歌聲吸引了。原來有人在旁邊的休息處架起全套Karaoke。同行有人湊進去唱起來了。大家也進去避雨,喝水。我也受邀唱了兩首,謝了他們,就急忙趕路去。

在前方有水源的涼亭和司機們會合,卸下食材。清洗後略作處理,就轉往另一處較大的涼亭準備午餐。停下來不走路了,突然覺得山上很冷。自己穿得太單薄了。就急著想喝點熱騰騰的火鍋湯。嘴巴舌頭都燙著了。午餐有火鍋料,客家粄條,糖藕,過火的甜湯,還有領隊帶來很香很好吃的下腳零食。天冷,只想保暖,就多吃了些。但是,一停下來,還是冷。趕緊借來羽絨背心穿上。謝謝自強兄,確實很管用。鄰近農家的狼犬守在涼亭外,等著殘羹剩菜。丟給的豬肉,雞腳,翅膀,骨頭,通通都吃光了。他還真不挑食呢。

還是有點照片,留作紀念。

沒有留言: